
众所周知,在我国养老保险并轨之前,企业单位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、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,是有一定区别的。
但随着养老制度的调整,也为了方便管理,从2014年10月开始,我国将养老保险制度并轨,机关事业单位人员,也全部实行企业退休制度。但因为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众多,情况不同,为了作出区分,所以将其分为了几个不同阶段,分别设置标准。
具体的规定为:2014年10月1号以前退休的人员养老金的计发,实行老办法,也就是与职务职级挂钩来计算退休费。而在2014年10月~2024年9月30号之内退休的人员,则设置十年过渡期,退休时,养老待遇要进行新老待遇水平比较,哪一个办法的待遇更高,就实行哪一个办法。
而现在,十年过渡期马上就要结束,2024年10月之后,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,将全部实行新办法进行发放。那么,对于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来说,2024年10月之后,养老金职业年金等相关待遇,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?
首先,养老金全部按照新标准进行
2024年10月之后,我国的十年过渡期正式结束。所有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保险待遇,将不会再出现预发养老金的情况,也不会再出现补发过渡性的养老金了。以前,部分地区会针对这部分退休人员进行待遇补发,但在此时间点之后,这笔补贴就没有了。
其次,职业年金不会发生改变
我们再来说一说大家比较关注的职业年金。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,职业年金作为我国养老保险的第二支柱,并非所有的退休人员都有,只有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才有。而上述我们所说的“新老办法计算养退休待遇”,针对的只是基础养老金,职业年金并不计算在内。
正因如此,2024年10月之后,虽然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待遇,将按照新办法来计算,但是职业年金还是按照老办法发放,没有发生改变。不过,在2024年10月之后,因为不再进行新老办法对比,所以职业年金也将按照月份进行发放。
最后,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抚恤金,将发生改变
除了退休金和职业年金之外,抚恤金在过渡期结束后,也有变化。对于抚恤金基数的确定,国家有规定:退休中人的计发办法,按照老办法来执行。
但十年过渡期结束之后,即便是退休中人,但只要在2024年10月后退休的,抚恤金基数也将按照新办法来计算。而计发基数的改变,可能就会导致抚恤金的变化,这一点,大家需要引起注意。
随着十年过渡期的结束,退休中人这个词语,也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。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,也正式完成并轨。虽说在并轨的过程当中,有些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有些不满,但不可否认的是,即便养老保险制度并轨,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待遇,也要比普通的企退人员高得多。
其中的原因,除了有职业年金之外,还因为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在职时,缴费基数更高、缴费年限更长,所以累积下来的基础养老金也要高得多。所以从这一角度来讲,并轨与否并不会导致这部分老人的养老金大幅度变少。
不过,随着当下社会环境的变化,以及人口老龄化压力的增加,未来,我们的养老金制度可能还会继续改变。而我们也希望,在不断的调整之下,养老金的差距能不断减小,每个参保人都能获取应有的福利待遇。
